春节假期以来,棕榈油引领油脂油料板块,价格持续走高至一年多来高点,主力合约P2405接近8500元/吨附近,涨幅近15%。近期,棕榈油上涨一方面源于主产地持续减产以及国内油脂油料进口量大幅缩减;另一方面得益于吉隆坡棕榈油会议的全面看多预测。
产量增幅放慢
美国农业部3月供需报告显示,全球油脂产量保持稳定增长趋势。2023/2024年度全球九大油脂总产量为2.23亿吨,较上年度增加504万吨,增幅为2.31%;但消费预期同样非常乐观。从品种占比来看,棕榈油依然是全球占比最高的油脂,其次是豆油和菜籽油。当年度各个品种的产量增幅均不明显,产量增幅主要体现在这三大油脂。棕榈油消费较上年度增加348万吨,但产量增幅不及消费,棕榈油期末库存被下调。从全球消费格局来看,棕榈油平衡表较豆油和菜油更加紧张,起到托底作用。整体来看,新年度油料供需矛盾不突出,自身驱动并不明显。但需要注意两点:一是不同农作物由于生长周期差异的天气题材引发的炒作;二是主要进出口国阶段性供需不足导致的时间错配。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是全球两大棕榈油生产国。过去十多年来,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产量出现了持续稳定增长,这两个东南亚国家生产的棕榈油占世界棕榈油总产量的85%左右。印尼是全球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和出口国,产量占到60%,出口量占到56.05%;马来西亚紧随其后,产量占比23.91%,出口量占到31.9%,两国出口量合计占到88%。全球棕榈油现货市场生产非常集中,出口高度集中在印尼和马来西亚,而消费则相对分散。美国农业部(USDA)最新报告预计2023/2024年度棕榈油产量为7946.4万吨,产量连年增长,较上年度增加190.1万吨,但是去年同比增加460万吨,本年度产量增幅严重放缓。增量主要集中在印尼和马来西亚,其中印尼和马来西亚分别增加100万吨和61.3万吨。
厄尔尼诺影响滞后
据中国气象局的消息,本次厄尔尼诺现象已过峰值,峰值出现在2023年12月,强度为中等。到2024年4月至6月,情况可能会转变为ENSO中性,2024年6月至8月发生拉尼娜现象的几率已上升至55%。厄尔尼诺现象现象对棕榈油减产效果存在滞后性,一般滞后9—10个月,也就是说本次厄尔尼诺现象对棕榈产量的影响最早在2024年二季度左右开始显现。结合降水量来看,2023年马来西亚四个主要产区降水量表现较好,印尼主要是中加里曼丹省、南苏门答腊省8—10月降雨量略微欠缺,但进入雨季之后显著恢复,所以总体来看本次厄尔尼诺现象对棕榈油产量影响相对有限,但不排除资金炒作增产不及预期等,毕竟影响产量的因素很复杂且难以量化。
永红国际展览(搜索"永红国际展览"公众号关注)注:转载请联系授权并保留出处和作者,不得删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