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丰数字科技 . 永红展业集团旗下展会

行业资讯

华南市场菜油菜粕花生调研

2024-11-06

在近期国内外产业以及宏观事件的共同影响下,国内油脂油料市场走出一轮强势行情。为了解油脂油料价格大幅上涨背景下产业端的变化,此行来到华南地区展开菜系花生的调研,华南市场是油脂油料重要产区与消费区,对于相关商品定价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此次调研将有助于更清晰掌握菜粕、菜油以及花生的基本面情况。在此鸣谢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大力支持。

调研路线

广州—东莞—阳江—茂名

20241106/f5791abccca345bdd4d29683c8482106.png

调研内容

企业A

1.企业概况:企业是花生贸易商,年贸易量1.5-2w吨,在东北及河南产区采买过筛成品为主,308品种最多。主供下游食品市场(餐饮、零食加工及商超等),辐射半径500公里,具体区域包括广东、广西、淮南、江西、湖南等地。

2.当地市场情况:贸易方式上,近几年下游加工企业部分转为产区直采,不再通过批发市场采购,该现象在广州市场并不普遍,潮汕市场变化明显一些。相对产区直采,批发市场有以下优势:报价稳定、可以垫资节约资金成本、可以承担运输途中的价格波动及变质风险。并且,广东地区油料及食品市场是分开的,广州东莞市场以食用为主,茂名市场以油料为主;广西地区不区分,批发市场货源油料食品各占一半。

3. 运输:以海运为主,营口港-南沙港,运费300元/吨,从装船到货约6-7天,港口搁置时间视运力紧张程度而定,最长有30-40天到货,春节前运费有涨至400元/吨;吉林发货通常为陆运+海运,运费贵30-40元/吨;河南发货常为陆运,运费300元/吨。

4. 仓储:因批发市场仓储空间有限,倾向于选择港口仓储,部分货源直接在码头出售。该贸易商有佛山冷库2000平,目前广州市场仓储最大。

5. 季节性:下游批发市场流通量一年四季比较均匀,仅春节前三个月贸易量略多一点,该贸易商四季度贸易量达6-8000吨水平,以做大周期流通为主,维持客户渠道稳定,在夏天淡季会考虑投机博弈。

6. 消费结构:食用方面,东北308品种接受度比较高,性价比好,8筛上销路最稳定,该贸易商认为每年广东油料及食品花生整体需求在100-200万吨。油用方面,广东地区小油坊分布广泛,农村人口95%以上选择自榨花生油,以统货好米为主,集团厂大品牌花生油及本地小品牌漠阳花等销量有限,在年轻群体中相对受欢迎。

7. 边贸:如果有春节后缅甸小白沙会流入,不如广西及云南市场量大,主要用途十分具体——上陶地区包粽子会用。

8. 新产季东北产区因天气原因晾晒受阻,当前普遍在10-11个水,南方市场接受度较差,等待干货发运,9个水最适宜,湿度大易发霉。

企业B

1. 企业概况:油脂经销商,分金融、散油和包装油三个板块,业务范围主要是成品油代理,经营主要以中包装油为主,小包装油不到5% ;中包装消费下游主要以大餐饮(单位学校大食堂、连锁餐饮店)为主,食品工业为辅。

2. 广东油脂市场消费情况:广东餐馆主要是调和油,出菜淋点花生油提味儿,炒菜绝大多数是调和油,花生油包装更多是家庭用。负责人表示由于消费降级,近三年餐饮消费持续缩量,目前宏观政策刺激下,油脂消费热度仅维持1-2周,消费降级的趋势未见转向。广东油脂消费10月环比下降,主要是因为国庆提前备货且少了一个礼拜,这属于正常现象。10月油脂消费量同比持平,预计今年油脂消费与去年近似,消费降级的影响在前两年已经体现,今年也难有上行空间,不过在现有人口基数下预计下探空间也有限。

广东中包装油脂消费量大概:广州市场120万桶、深圳100万桶、佛山60万桶、东莞80万桶(规模20L/桶,54.36桶/吨)。油脂比例上随时调整,目前豆油用量最大。

3. 棕榈油替代情况:负责人表示一般情况下,只要豆油和棕榈油的单吨价差超过100元,配方很快就会发生变化。目前豆棕价差持续倒挂,逼近-1000,棕榈油在调和油领域已基本被豆油替代(今年5月使用过50%豆:50%棕,之后到8月份换成99%豆和1%棕,现在棕油消费完全只剩刚需。)。华南市场目前有掺混棉籽油的情况。

目前调和油里仍存在99%棕的调和油,一部分是为了满足油炸等特定需求,还有一部分是固定客户群体的消费偏好,认为添加棕榈油可以去除豆腥味,但99棕价格较高,销量有限。

豆油在食品加工领域很难对棕榈油发生替代,因此目前棕榈油仅维持食品工业板块和化妆品板块的刚需。

相较于2022年的豆棕替代,今年趋势和结构较为近似,但从绝对量上来看没有2022年那么极端,相较于2022年棕榈油需求还有压缩空间。

企业C

1. 企业概况:年贸易量约130万吨左右,其中中间贸易80-90万吨,仓储40-50万吨。贸易部分中50多万吨棕榈油,20多万吨豆油,10万吨菜油,10万吨菜粕。油厂是分提和精炼为主,是最大的第三方油脂服务仓库,高峰期14万吨仓储,自身库存最高不超过4万吨。下游客户是贸易和渠道,有食品厂和中包装,中包装主要辐射珠三角附近。

2. 菜油市场整体消费:本年度华南油脂消费整体略减,但出现头部企业集中态势。

3. 油脂替代方面:23年11月和24年3月以来豆油持续替代棕榈油,中包装油里豆油对棕油有明显替代。食品厂复刻2022年情况小幅调整配方和比例,但整体上仍有刚需。

4. 供应预期:菜籽四季度供应充足,7-9月华南到港月均10条/月。12跨1方面部分油厂出现洗船。11-12月平均一月5船。菜油进口仍然集中在华东,目前华东毛油报价01-100,按照川内01+200的成交已经具有利润。广西菜油目前累库困难,库存偏低,但需要观望储备后续动作。

企业D

1. 企业概况:菜粕全国目前50万吨,系沿海压榨菜粕,同比去年增加;颗粒粕贸易量3000-1w;豆粕贸易量1万多/月;杂粕少部分。

2. 菜粕需求:近期因为葵粕量不足,且华南地区菜粕性价比出来,基差和一口价都比较低,下游接受度高,华南菜粕消费好转。另外,大豆通关问题和菜籽反倾销关税担忧促进菜粕消费意愿。

华东菜粕性价比不足,库存较高。主要原因北方杂粕太多,选择性多(如芝麻粕、花生粕、棉粕、ddgs等),但南方选择性有限,葵粕不足后,就只有转向菜粕。举例华南本土一家饲料企业杂粕量目前70%以上是菜粕,其余为DDGS。

3.菜粕预售:因菜籽反倾销政策,不敢冒12-1月违约风险买卖其合同,后期货源有不确定性。菜粕性价比还是在,广东目前已有菜粕惜售,挺货意愿强。目前广东地区可以维持豆菜粕合计贸易量2万吨/月,可持续至1月。广西头寸到明年1月仍然有2万吨/月合同量。

4.菜粕库存:华南菜粕连续两周去库,广东降,广西、福建增,大概在7万吨左右。水产已经进入淡季,后续能否持续去库关键在禽料,禽料必须要覆盖水产减量。后期预计禽料和猪料的增量可以覆盖水产的减量,淡季禽料及鸭料菜粕添加比例高。

5.饲料配方:目前因为菜粕性价比提高,饲料中的添加比例有增加的迹象。菜粕饲料添加比例不好估计,禽料有2-3%,也有10-15%。本土部分养殖企业已经在用菜粕取代豆粕用于猪料,评估点在单位蛋白含量。猪料中菜粕最多3个点,主要是因为颜色。

葵粕的减少有利于菜粕添加比例增加3-5%。举例,本土一家养殖企业近期连续招标,葵粕减少之后势必增加菜粕需求。

菜粕添加比例弹性较大,某头部饲料企业水产饲料菜粕最低可以0添加,另一家饲料企业比例在5-8%之间。

6. 油厂销售:油厂在加快菜籽装船,国内压榨较为积极,广东外资要求提前执行12-1月合同,明年转榨大豆。某外资压榨企业转榨方向明确,已经把菜籽船洗到美国,其他工厂洗船存悬念。某国内民营压榨企业开始出现大豆报价,后面也可能会洗船,但不一定能洗掉。另一家民营压榨企业生产线较难改变,可能会考虑加税后即便亏损也多少榨点。

油厂停报远期合同,后期不排除可能会回收基差。主要看政策确定。

永红国际展览(搜索"永红国际展览"公众号关注)注:转载请联系授权并保留出处和作者,不得删减内容。

  • 时间:2026年5月26-28日
  • 地点:待定
  • 今天距"中国油脂发展网【官方网站】第十六届IEOE国际油博会【官方网站】中国油博会【官网】国际油博会【官网】中国油博会【官网】粮油展【官网】"开幕还有
推荐文章